202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含解析
初中 基础 2023-05-16 共 16题 197次下载 吕瑞喆
一、 选择题:(共 10题)
1.

A .粮食浸泡 B .酒曲发酵 C .蒸馏提纯 D .装瓶密封

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容易 组卷次数: 127
2.

下列物质中,属于纯净物的是

A .水银 B .黄铜 C .海水 D .石油

容易 组卷次数: 201
3.

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

A B

C D

水的净化 基础 组卷次数: 294
4.

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

A 2 个氢原子 : H 2 B .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 :

C .氧化铝的化学式 : A1O D .最简单有机物的分子式 : CH 4

有机合成材料 中等 组卷次数: 261
5.

水是生命之源,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

A .植物油加入水中,振荡后能形成溶液 B .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

C .硬水煮沸后可转化成软水 D .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 H 2 O 2 组成

爱护水资源 中等 组卷次数: 140
6.

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

A N 2 化学性质稳定,能作保护气

B Mg O H 2 能与酸反应,用于治疗胃酸过多

C .生石灰具有吸水性,可作食品干燥剂

D .浓盐酸具有挥发性,可用于金属除锈

空气 容易 组卷次数: 144
7.

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 方格 和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信息,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

A n=a+b+8 B 处元素符号为 Cl

C .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5.45 D .该粒子化学性质稳定

原子的结构 容易 组卷次数: 125
8.

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,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

A .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, CO 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会爆炸

B .酸雨的 pH 值小于 7 pH 值小于 7 的雨水一定是酸雨

C .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,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

D .某物质燃烧后生成 CO 2 H 2 O ,则该物质一定含有 C H 元素,可能含有 O 元素

氧气 中等 组卷次数: 185
9.

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

选项

实验目的

实验操作

A

比较铜和银金属活动性顺序

将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,观察现象

B

除去 KCl 溶液中的 MgCl 2

滴加适量 NaOH 溶液

C

鉴别羊毛衣物和纯棉布料

取样,灼烧闻气味判断

D

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

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

A A B B C C D D

金属的化学性质 中等 组卷次数: 175
10.

侯氏制碱法 创立了更为先进的 制碱 工艺,主要反应是: 。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,下列叙述正确的是

A 0℃ 时, NH 4 Cl 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的溶解度

B NH 4 Cl 中含有少量 NaCl ,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NH 4 Cl

C 20℃ 时, NaHCO 3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NH 4 Cl 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

D 20℃ 时,将 9.6gNaHCO 3 加入到 90.4g 水中,可得到 100g 饱和溶液

II卷(非选择题)

请点击修改第 II卷的文字说明

二、填空题

溶解度 中等 组卷次数: 149
二、 填空题:(共 2题)
1.

我国抗击 新冠疫情 卓有成效,为全世界做出了贡献。

(1)“ 新冠 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供氧,氧气来自于空气。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 ______ 不同,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。疫情期间,医用氧气的需求量增大, ______ (填 不会 )使空气中氧气含量大幅度减少。

(2) 增强体质,做好防护是 抗疫 的有效方法。

加强营养。午餐食用米饭、清蒸鱼、青菜、牛奶,其中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是 ______

勤通风消毒。家庭常用 75% 的医用酒精(主要成分乙醇 C 2 H 6 O )消毒,乙醇分子中 C H O 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 ;次氯酸钠( NaClO )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,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,制取次氯酸钠的反应为: X 的化学式为 ______

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中等 组卷次数: 280
2.

2022 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届绿色奥运、科技奥运、人文奥运,北京冬奥会惊艳世界!

(1) 冬奥会火炬 飞扬 采用氢气作燃料,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,氢气燃料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 ______ (用化学方程式表示);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,使火炬熄灭,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 ;火炬的外壳采用了碳纤维和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的质量轻、强度大的复合材料,下列材料中也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______

a .聚乙烯塑料 b .玻璃钢 c .玻璃

(2) 冬奥会速滑场馆 冰丝带 采用的是 CO 2 跨临界直冷制冰。

CO 2 气体加压、降温,可得到于冰,从构成物质微粒角度分析,该过程主要 改变的是分子的 ______ (填 种类 间隔 )。

捕集、利用和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。下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O 2 的部分转化关系图。

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,该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

三、实验题

常见的酸和碱 中等 组卷次数: 133
三、 实验题:(共 1题)
1.

下图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装置的示意图,根据题意回答问题。

(1) 写出标号 的仪器名称 ______

(2)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,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 (填序号)。

(3) 收集装置中, ______ (填序号)装置收集到的氧气最纯净。

(4) 若用 F 装置干燥氧气,气体应从导管 ______ (填 “a” “b” )端通入。

四、推断题

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容易 组卷次数: 238
四、 推断题:(共 1题)
1.

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,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(部分产物已略去)已知 A 是一种黑色的氧化物, B C D 均为单质, B 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, C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, F 的水溶液在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。

(1)A 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E 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 ______ (填离子符号)。

(2) 列举 D 物质的一条用途 ______

(3) 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,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

五、科学探究题

金属的化学性质 中等 组卷次数: 180
五、 科学探究题:(共 1题)
1.

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,做了以下两个实验。

①CuSO 4 溶液和 BaCl 2 溶液反应 ②CuSO 4 溶液和 NaOH 溶液反应

1 )写出实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: ______

2 )实验结束后,将两个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到同一干净的烧杯中,充分混合后过滤,得到滤液呈无色。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______ 。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,滴入紫色石蕊试液,溶液仍为紫色,则滤液呈 ______ 性(填 )。

3 )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成分继续进行如下探究:

【提出问题】滤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?

【做出猜想】小红认为:只有 NaCl

小亮认为:可能有 NaCl BaCl 2

小明认为:可能有 NaCl BaCl 2 Na 2 SO 4

【交流讨论】从物质共存的角度分析,你认为 ______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。

你的猜想是 ______

【设计实验】请设计实验证明谁的猜想正确。

实验操作

实验现象

实验结论

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,滴加适量 ______ 溶液

无明显现象

小亮猜想不正确

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,滴加适量 BaC1 2 溶液

______

你的猜想成立

六、计算题

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中等 组卷次数: 278
六、 计算题:(共 1题)
1.

国家对化肥的销售有明确的质量标准。为检测铵态氮肥质量的优劣,可采用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法。某同学称取 15g 硫酸铵样品(杂质不含氮元素),与足量的 NaOH 混合后,放入试管中加热,发生如下反应: 。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 3.4gNH 3

(1) NH 4 2 SO 4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______ (精确到 0.1% )。

(2) 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(写出计算过程)。

(3) 合格硫酸铵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需达到 94.3%~99% ,通过计算判断上述样品是否合格?


参考答案:

质量守恒定律 中等 组卷次数: 1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