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2
初中 基础 2023-05-18 共 20题 172次下载 谢龙华
一、 选择题:(共 10题)
1.

下列制作传统工艺品过程中,原料发生化学变化的是

A .黏土烧制青花瓷 B .布料缝制香荷包

C .丝线编制中国结 D .玉石雕刻玉如意

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容易 组卷次数: 110
2.

若用小球表示原子,则分子模型 可用于表示

A Fe B H 2 C CO 2 D NH 3

容易 组卷次数: 201
3.

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,其中可供人呼吸的是

A .氧气 B .氮气 C .二氧化碳 D .稀有气体

空气 基础 组卷次数: 236
4.

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。下列涉及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

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

C 点燃木炭 D 熄灭酒精灯

氧气 基础 组卷次数: 193
5.

从微观角度认识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.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B .水分子间间隔变大

C .水分子质量不变 D .分子种类发生改变

容易 组卷次数: 152
6.

东东同学用 pH 试纸测定家中几种物质的 pH ,数据如下表。其中呈碱性,不宜用手直接接触的是

物质

白醋

橘汁

纯净水

炉具清洁剂

pH

2

3

7

13

A .白醋 B .橘汁 C .纯净水 D .炉具清洁剂

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容易 组卷次数: 204
7.

关于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实验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.溶解:为加快粗盐的溶解,可预先将粗盐研细

B .过滤:过滤食盐水时,需用玻璃棒引流

C .蒸发:蒸发皿中的水蒸干后,停止加热

D .分析:粗盐未完全溶解就过滤,则得到的精盐偏少

溶解度 基础 组卷次数: 231
8.

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.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.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ClH

C .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D .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1 1

氧气 中等 组卷次数: 261
9.

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。近期,中国科学家用化学方法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
A .淀粉属于糖类 B .淀粉分子中含有 CO 2

C .米饭、馒头中富含淀粉 D .该转化技术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

化学式与化合价 容易 组卷次数: 148
10.

区分是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对物质进行区别的一种方法,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

选项

实验目的

实验设计

A

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

分别取样于试管中,滴加酚酞溶液,观察溶液颜色

B

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

分别取样于试管中,将铜丝浸入,观察是否有气泡

C

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

分别取样于烧杯中,加水溶解,测量温度的变化

D

区分固态化肥氯化铵和硝酸钾

分别取样于研钵中,加入熟石灰研磨,闻气味

A A B B C C D D

金属的化学性质 中等 组卷次数: 284
二、 填空题:(共 6题)
1.

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氧元素的符号 ____________

(2)2 个氧原子 ____________

(3) 水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

元素 容易 组卷次数: 145
2.

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 等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。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____________

(2)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_____

(3) 钙元素属于 ____________ (填 金属 ”“ 非金属 稀有气体 )元素。

(4) 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含钙化合物,请写出碳酸钙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

元素 容易 组卷次数: 175
3.

下图是某牙膏成分表的一部分,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牙膏属于 ____________ (填 混合物 纯净物 )。

(2) 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,这里的 指的是 ____________ (填 分子 ”“ 原子 元素 )。

(3) 二氧化硅( SiO 2 )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

(4) 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,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,使人产生痛痒感。在叮咬处涂抹牙膏就可减轻痛痒,说明该牙膏呈 ____________ (填 酸性 ”“ 碱性 中性 )。

元素 中等 组卷次数: 212
4.

人类的日常生活、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水。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,常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

(2) 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______ 性,除去水中的异味。

(3) 农业和园林浇灌时,改大水漫灌为喷灌、滴灌,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

(4)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溶液,其中作溶剂的是 ____________

金刚石、石墨和C60 基础 组卷次数: 177
5.

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
(1) 赤铁矿(主要成分是 Fe 2 O 3 )可用于炼铁。 Fe 2 O 3 中铁、氧元素质量比为 _____

(2) 钢是一种铁合金。钢和纯铁相比硬度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

(3) 将打磨后的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,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,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 ____________ (填 )。

金属的化学性质 中等 组卷次数: 108
6.

根据 NaC1 KNO 3 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,回答下列问题:

温度 /℃

0

20

40

溶解度 /g

NaCl

35.7

36.0

36.6

KNO 3

13.3

31.6

63.9

(1)20℃ 时, KNO 3 的溶解度为 ____________g

(2)KNO 3 NaCl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_____________

(3) 按照下图进行实验,各步操作均已充分溶解,忽略实验过程中溶剂的挥发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
A .烧杯 a b 内,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: a<b

B .烧杯 a d 内,溶剂质量: a>d

C .烧杯 c f 内,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: c=f

D .烧杯 c f 内,剩余固体质量: c>f

E .烧杯 b 内,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30.9%

溶解度 偏难 组卷次数: 205
三、 实验题:(共 2题)
1.

可控的火是福,不可控的火是祸。下图是利用对比法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,回答下列问题:(已知:白磷的着火点为 40℃ ,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℃

(1) 1 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,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

(2) 1 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不燃烧,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

(3) 磷燃烧的生成物有毒。与图 1 装置相比,利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

燃烧和灭火 中等 组卷次数: 227
2.

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,回答下列问题:

(1) 玻璃仪器 a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

(2)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。

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

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____________ (填图示中的序号):

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择 ____________ (填图示中的序号)。

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中等 组卷次数: 173
四、 未分类:(共 2题)
1.

脱氧剂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。某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、活性炭和氯化钠。针对该脱氧剂进行如下活动:

活动一:验证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

【进行实验】

(1) 取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,加入足量的稀盐酸,观察到有气泡产生,溶液变为浅绿色,说明脱氧剂中含有铁粉,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

充分反应后,将试管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、将滤渣洗涤、干燥,得到黑色固体。

(2) 如图所示,将黑色固体置于坩埚(耐高温容器)内,在电炉上灼烧,最终黑色固体全部消失。灼烧期间,在坩埚上方罩上烧杯,过一会儿,迅速把烧杯倒过来、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,振荡,观察到 ___________ 的现象,说明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。

【反思与评价】

(3) 用酒精灯替换电炉重复( 2 )实验,虽出现相同现象,但会影响实验结论,其原因是 ___________

活动二:探究脱氧剂中氯化钠的作用

【查阅资料】脱氧剂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是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

【猜想与假设】氯化钠可能影响铁生锈的速率

【进行实验】按下图所示 A B 装置进行实验,相同温度下,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高度,实验数据如下表。

时间 /h

0

1.0

2.0

3.0

A 装置导管中水面上升高度 /cm

0

1.2

5.6

9.7

B 装置导管中水面上升高度 /cm

0

0

0.8

3.5

【解释与结论】

(4) 从化学、物理两个视角综合分析, A B 装置导管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

(5) 结合表中数据、得出脱氧剂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(填 加快 减慢 )铁生锈的速率。

【拓展与应用】铁生锈的原理在生活中有诸多应用

(6) 取暖用的 暖宝宝 主要成分与脱氧剂相同,说明铁生锈是 _____________ (填 吸热 放热 )反应;

(7) 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具体方法 _____________

偏难 组卷次数: 240
2.

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中和反应测定某 NaOH 溶液的浓度,实验过程如下:

(1) 配制稀盐酸:取 10g36.5% 的浓盐酸,加水稀释成 1000mL 的稀盐酸。所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g

(2) 常温下,测定 NaOH 溶液浓度:

I. 20g 待测 NaOH 溶液于烧杯中。按图 1 所示将上述稀盐酸滴入,通过数字化传感器同时测定滴入烧杯内盐酸的体积和烧杯内溶液的 pH ,得到如图 2 所示曲线。

Ⅱ. 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,所得溶液的 pH _____________

经计算,此时已滴入烧杯内的稀盐酸中,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0.073g

解:设 20 g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

列出比例式 _____________

求解 x=0.08g

答: 20 g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 。(列式并计算结果):

(3) 写出 a 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分子、离子 __________ (用化学符号表示)。

中等 组卷次数: 272